住宅类建筑
24米以下临空高度:不低于 1.05米;
24米及以上(含高层住宅):不低于 1.10米。
普通住宅围墙护栏高度建议不低于 1.8米(不含底部混凝土砖墙),常见高度为1.8米、2.2米、2.5米等。
阳台、外廊等临空处的护栏高度需根据临空高度调整:
若底部存在可踏面(宽度≥0.22米且高度≤0.45米),护栏高度需从可踏面顶面起算。
公共建筑与工业场所
学校、医院等公共建筑护栏高度通常在 1.8米以上;
工业厂区含底部混凝土砖墙的护栏高度不低于 2.2米,高安防场所(如监狱)建议 ≥2.5米。
材质性能
需通过 拉伸试验、冲击试验 验证金属材料的抗拉强度与韧性,防腐层需通过 盐雾试验(附着力≥85μm)。
推荐使用 铝合金、镀锌钢 等耐候性材料,避免铁艺因生锈需频繁维护。
结构安全
间距控制:垂直杆件净距 ≤11cm,防止儿童头部或身体卡入。
承重能力:护栏需承受 ≥500N/m的水平荷载(特殊场景如学校需≥1.5kN/m)。
防攀爬设计:避免横向栏杆或可踏面,表面需光滑无锐角。
预埋与固定
直线度、垂直度、间距误差均 ≤3mm。
预埋件安装需精准定位,误差控制:
底部建议采用混凝土基座或膨胀螺丝固定,确保稳固性。
验收标准
护栏需通过 防撞试验(模拟车辆撞击)验证能量吸收能力;
焊接部位需 超声波探伤 检测裂纹或气孔,确保结构完整性。
幼儿园、中小学
必须采用 防儿童攀登构造,垂直杆件净距严格≤11cm,禁止水平横栏设计。
交通与夜间场景
道路护栏基座以上高度 60-130cm,需配置反光标识满足夜间可视性。
《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》GB 50352-2019:护栏高度、可踏面定义等细节规范;
《住宅项目规范》2025版:明确新建住宅层高、电梯设置等关联护栏设计的底层要求。
通过以上标准,住宅、公共建筑及工业场所的围墙护栏设计需综合安全、功能与场景适配性,确保符合国家强制规范。
免责声明:本站部分图片和文字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,仅供学习交流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并不代表我站观点。本站将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,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,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。
扫一扫
扫一扫